我對這個春卷的第一印象,不是好食,而是好玩!因為小時候見媽媽用水把又薄又乾又脆的越南米紙春卷皮整濕,變軟之後包成春卷,整個過程很得意好玩。不過炸春卷的過程卻一點都不好玩,因為水分多油溫又高,所以一落鑊霹靂啪喇油花四濺,我這個諸事丁雖然八卦,勢色不對當然走夾唔唞。
講起神奇好玩,越南米紙春卷皮的製作過程,我在越南見過,把米漿薄薄的鋪在竹造的蒸籠中蒸熟,然後逐張放在竹篾上攤凍。莫講一張,一大疊春卷皮只不過值幾蚊港紙,那些工人的收入,同樣微薄。媽媽一直講,如果不是遭逢戰亂,越南是一個福地,土地肥沃氣候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,不要講稻米蔬菜,各式各樣的香料香草,種類之多,我自小食到大,都只是食過一部份。還有越南的豬肉非常好食,單單那個扎肉就夠叫我想起都流口水,香茅豬扒豬肉,真的是百吃不厭。再加上越南曾經是法國殖民地,有些菜式源於法國食譜,或受法國菜影響,算不算是fusion始祖?問開又問,南安臘鴨大家聽過未?足以證明我阿媽所言非虛,越南的確地大物博,可惜因為要逃避戰亂,我的公公婆婆還有阿姨舅父,都不得迫不得已放下辛苦打下的生意江山離開,去美國從頭開始。當中的經歷,有幾淒涼辛酸,不知從何說起是好。
凡事總有兩面看,正正因為大家逃難離開,去到新地方搵食艱難,食永遠最實際永遠都有需要,越南餐廳越南菜遍地開花。記得當年阿姨曾經講,最正宗好味的越南菜,加拿大有美國有澳洲有,比在越南的越南菜做得更出色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懂得煮煮得好的,憑着好手藝,移民離開了!
我今次做示範,用的不是米紙而是廣東春卷皮,原因有兩個,一就是方便容易買,二就是製作容易簡單太多!當年見阿媽整好容易,自己整就知一啲都唔容易,米紙春卷皮不夠濕就不夠軟,不夠軟一卷就裂。太多水太濕,一卷就爛,即使夾硬包好成型,一落鑊炸好似炸彈咁滾油四飛,餡料流出來整鑊油都是材料渣,根本沒有可能炸得成。為了保護大家安全,還有減低大家的挫敗感,所以改用廣東春卷皮,快靚正!還有一點,就是米紙春卷一炸好要盡快食,否則凍了就會變韌不好吃。廣東春卷皮包的,吃不完第二天再翻炸一樣好食。
如果大家想試試正宗的越南米紙春卷,我極力推薦大家去李錦基,餡料味道和我媽媽做的幾乎一樣,大小T都話是婆婆的味道。除了春卷之外其他菜式一樣夠地道又好味,價廉物美,有機會帶大家一齊去食。
材料:
- 即用春卷皮 1包
- 半肥瘦豬肉 半斤
- 雲耳 1小碗
- 粉絲 1小包(浸水)
- 沙葛 1個
- 魚露、糖及胡椒粉 適量
- 生粉 少許
蘸春卷魚露:
- 魚露 1小碗
- 甘筍 刨絲
- 蒜茸 1小碗
- 辣椒 隨意(切碎)
- 青檸汁 1小碗
- 糖 適量
- 水 適量
所有材料拌勻即可,配青瓜、生菜
做法:
- 豬肉先加入魚露、糖及胡椒粉拌勻
- 雲耳洗乾淨浸軟切細
- 粉絲浸軟擠乾切碎
- 沙葛去皮切細粒
- 所有材料加入豬肉攪勻
- 春卷包好,滾油下鑊先炸一次
- 取出攤涼一會,滾油下鑊再炸一次